星期一, 7月 17, 2006

虛擬政治風暴


今天看了 Andrew Niccol (航站情緣、楚門的世界) 的電影虛擬偶像 (S1M0NE),是他較不賣座的片子。描述一位失意的導演在走頭無路之際,用了一個電腦虛擬的人物當女主角。

Andrew Niccol 又一次在他的電影裡玩起真實與虛構的遊戲。欺騙大家發掘了新星的導演,一個個宣稱和女主角有關係的的圈內人,為求銷售而放假照片的雜誌,以及無數等待被美麗謊言餵養的影迷,交織成不可收拾的鬧劇。

對片中的一句話印像深刻:「騙十萬人比騙一個人容易」。

電影跟標題有什麼關係呢? 對常看新聞的同事而言,每隔一陣子就有一個很大的政治風暴,然後就覺得台灣好像快動亂了。而事實上呢? 拿掉「虛擬」出來的元素後,那些事件能有多少新聞張力?

我記得一兩年前,媒體在用「標題殺人法」時,都還會在後面加個問號,形式上規避錯誤報導的責任。最近幾個月呢,媒體已經是瘋狂了,直接把單方面說詞當標題 (以前是"人名:事件陳述"),內文才補充是誰說的。沒想到上禮拜已經可以把「虛擬」的訪問當標題了:
挺綠學界倒扁 林義雄支持
澄社否認響應倒扁 要求聯合報更正道歉
林義雄支持籲陳總統辭職聲明?范雲:不知情

完全沒有訪問當事人,標題可以這樣訂? 八卦周刊都比這家有品。

沒有留言: